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村落街道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繁峙县城隍庙

    信息发布者:下永兴
    2017-07-25 13:35:28   转载

        繁峙县城隍庙始建于明万历十四年,距今约有四百多年的历史。城隍庙位于旧县城二道街西部,座北朝南与旧县街,正觉寺在同一条主轴线上。据一些老者回忆称,城隍庙过去为三进院落,由山门、钟鼓楼、衙役房、东西廊房、大殿、后寝殿(四女殿)、戏台、和尚院、吕祖庙、孤魂殿组成,共计房屋、殿堂约五十余间。其建筑宏伟壮观、古朴典雅,雕刻、塑像、绘画工艺精湛,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价值。但时,由于历史的原因,历经劫难,庙宇破坏严重,只剩下一座大殿,且几近倒塌,若不及时进行抢修,将会给后人留下千古遗恨。

    DSC_3966.JPG DSC_3964.JPG

           城隍庙是中国民间与道教信仰的守护城池之神。《易.秦》云:“城复于隍”。古代建国,堆土为城,依城筑池为隍。城隍之名本即于此,愿意为护城池的沟壑。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,城隍庙成为古代神话中守护城池的神灵,并兼以管理亡魂的职能。对城隍的尊崇在我国由来已久,到了明代对城隍的尊崇达到了顶峰.朱元璋大封城隍爵位,分为“王、公、侯、伯”四等。繁峙城隍被封为显佐伯属正四品。城隍是一城之主,即保佑着全城百姓的平安,又对作奸犯科之徒给予严惩。因此,历朝历代老百姓对城隍庙的尊崇和信仰可谓历久弥坚,奉祀活动经久不衰。据传说,我县百姓对城隍奉祀活动形式大体分为三种:一是农历每月初一、十五的拜祀活动。每月这两天,城内不少百姓都要来庙摆供,烧香敬纸,求福、求寿、求财,以及保佑全家平安、诸事顺利。二是农历五月十一日的城隍生日奉祀活动。这是一年之中最隆重的奉祀活动,活动一般由县令主持,其间有大戏、鼓乐助兴,时间一般持续四至五天,有钱的出钱,没钱的亦积极参与,热闹非常。三是城隍神的出巡活动。出巡时间为每年的清明节,农历七月十五及十月初一。出巡时城隍爷乘坐八抬大轿,前有小卒鸣锣开道,手执“肃静”、“回避”各八面虎头牌,后面是二十八面大旗及手执兵器的仪仗队亦县令出行,好不威风。一路上人山人海,民间秧歌,高跷等文艺节目载歌载舞,热闹非凡。活动一直持续到傍晚城隍爷回庙才安息。尤其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是,在民间还广为流传着城隍神种种神奇有趣的传说。其神奇之处除了人们常说的“求福得福、求寿得寿、求财得财”,十分灵验之外,还有其他庙宇所没有的独特之处。

    DSC_3959.JPG

           其一,大殿跨度十一米的越梁为“朴柚”(与古时亦称降龙木的六道之为一类的灌木)所制,实为古今中绝无仅有之珍品,其神奇之处就在于“朴柚”为灌木,而能长成如此高大的参天大树,实在不可思议,据传说此树长在我县北山上,为树中之王,好像是专为建城隍庙而生。自从砍了这树之后北山上就再没有森林了。

    DSC_3958.JPG

           其二,城隍庙大殿中间悬挂的“您来了么”的牌匾由繁峙某县令亲自题写并虔诚的悬挂于此。为何要悬挂此牌匾,原因是这个县令来繁峙上任,在代县客栈住宿,因心情激动,晚饭后便一个人上街漫步,突然,不远处来了一顶官轿,轿前灯笼上赫然写着“繁峙正堂”四个大字。这个县令大吃一惊,心里想:我是繁峙正堂,怎么又来了一位繁峙正堂。他偷偷观察这个繁峙正堂的动向,可不一会这个繁峙正堂就进入了另一个客栈。无奈这个县令只好返回客栈安歇。回客栈后,县令整个晚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睡。第二天,没来得及吃早餐就与随从往繁峙追赶,可一直追到繁峙县衙也没有见到这个“繁峙正堂”。此时,这个县令才猛然醒悟到,此为阴间的繁峙正堂——城隍神。于是他虔诚的到城隍庙拜谒,并亲笔题写了“您来了么”的牌匾。上任之后,这个县令顺利的破获了数起疑难积案,似有神助。从此这个县令名声大震,在其任内还接连办了几件造福百姓的在咸,深得老百姓的拥戴和上司的亲睐。

    DSC_3967.JPG

            其三,大殿内自动捆人铁索。传说此铁索由大殿内的牛头、马面掌控。进殿内之人只要误踩机关就会被牛头、马面将其用铁索紧紧捆住,据说,曾发生过有人进入大殿误踩机关被铁索捆住当场吓死的事件。这就更增加了城隍神对作奸犯科之徒的威慑作用。

    DSC_3965.JPG

           城隍庙的重新修复,是老百姓对政治廉明的期望。随着工程圆满完成,但愿能给全县百姓带来福祉,使作奸犯科之徒,心有所惧,并且真正受到严惩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